十大文化现象,观察中国未来文化发展的走向

十大文化现象,观察中国未来文化发展的走向

01
红色美术经典深入人心
2021这一年,恰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我们一面回顾建党百年的光辉历程,一面感受到红色文化迸发的全新生命力。从文艺演出到影视剧作,从图书出版到展览展出,党史万千熠熠生辉的故事,融汇成了壮阔生动的红色文艺星河。
对中国美术界来说,这一年红色题材大展纷纷亮相,改革开放以来党史题材的创作也越发成熟。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举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红船颂全国美术精品创作工程作品展”等展览中,《跨过鸭绿江》《上甘岭战役》《开国大典》这样的美术史经典,再现了“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的创作格局;在广东美术馆举办的“广东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中,也涌现了一批如张芷青《中国芯》、张静《中国探月》这样反映新时代科技创新成果的近作。
红色美术经典的传播,离不开流媒体的跨界助力。2021年1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百集特别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播出,以跨媒介的方式,融合影像、文学、照片、动画、访谈等形式,在多维度视觉中向观众呈现波澜壮阔的百年建党史,为当代红色美术创作提供了鲜活样本,成为一款“现象级”节目。
如何用美术作品讲好党史,红色经典美术作品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解读和传播推广,是红色题材美术创作百年“新开局”的重要走向。在今天,“红色文化”的传播更应紧贴年轻群体的审美习惯,借鉴跨媒体、多维度的展览方式和传播手段,使党史之实与艺术之美相互交融。打造新时代的红色经典美术作品,不能仅关注展现形式,还要以创新思路和紧贴时代的艺术语言展现党史内容,使红色文艺创作走出美术馆、博物馆,走进人们的生活。(朱蓉婷)
02
线上艺术市场试水中
过去两年,全球疫情反复,我们似乎早已习惯了剧院的不断关闭和重启,艺术节、博览会或延迟或取消,新的文化生态也随之而来——线上戏剧直播、全球连线拍卖、虚拟展览……疫情催生的新技术对艺术行业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在表演艺术领域,演艺工作者并没有停止前行探索的脚步,2021年甚至可以说是“复苏之年”——阿维尼翁戏剧节重启、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恢复现场表演、乌镇戏剧节阔别两年回归……能让演出回归现场,无疑激动人心。
线下规模缩减,于是积极开创各类型线上艺术形式,直播和放映成了艺术节最直观、也最及时的措施。如第八届乌镇戏剧节“远在眼前”单元,现场放映来自爱丁堡艺术节、柏林戏剧节、阿维尼翁戏剧节、奥地利萨尔茨堡艺术节等六大戏剧节(艺术节)的八部作品;在欧洲,以专业性著称的柏林戏剧节,甚至全部改为全面线上展演。尽管我们深知现场艺术的魅力无法被取代,这些“权宜之计”也启发我们重新检视剧场观演关系,思考剧场创作的意义。
另一边,在艺术品拍卖领域,交易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以2021香港巴塞尔为例,展会“试水”数字化展示。艺术家也开始借助虚拟现实(VR)或增强现实(AR)技术,展示或贩售自己的作品。买家对着手机屏幕“检视”艺术品,甚至可以看到材料、质地、细纹等肉眼现场都未必可见的细节。艺术品线上网拍开始“怒刷存在感”,参与网拍的人数、成交价格屡创新高。2021年中国嘉德、北京保利、佳士得、苏富比等开展的网拍不断有新纪录产生。广东崇正2021秋拍,有近五分之一成交量来自在线小程序。
数据和现象表明,借助多元化的技术传播手段,2021年中国艺术品交易市场正在回暖。未来,线上化是过渡时期的“止痛剂”,或是一次能趁势打开的全新局面?且留待时间和市场来回答。(朱蓉婷)
03
中国现代考古一百年
2021年是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10月17日,“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纪念大会”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行。翌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召开,并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北京周口店遗址、河北阳原泥河湾遗址群等100项发现入选,广东境内的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及南越王墓、“南海I号”沉船也榜上有名。
殷墟、二里头、良渚、周口店、马王堆、三星堆……百年以来,中国现代考古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考古发现改写了人们对中华历史文化的传统认知,描摹了我们的祖先在广袤大地上的行动印记,以实物证据回答了“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
进入新世纪以来,考古事业蓬勃发展,随着考古机构和专业队伍不断壮大,新的重要考古成果层出不穷,一步一步揭开中华文明的神秘面纱,无论汉文帝霸陵的确认,还是正平坊遗址中太平公主“豪宅”曝光,每一次新发现都带来许多省思和惊喜。
考古原本是一项冷僻学问,近几年借着科技的翅膀“飞入寻常百姓家”。“考古盲盒”等文创产品也火出圈。《国家宝藏》《中国考古大会》等综艺节目,用活色生香的方式解锁考古密码,探寻中华文明,开播之后即成爆款。以考古为主题的科普类图书亦广受读者欢迎,李零、齐东方、许宏、杨泓、郑岩等学者成为大众追捧的业界明星。在大众高频关注和科技助力下,未来考古领域或将诞生出风靡世界的文化IP。(黄茜)
04
三星堆遗址震撼“上新”
随着2021年3月20日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大考古新发现揭晓,有关三星堆“上新”的信息就频繁登上热搜,成为考古学界名副其实的“网红”。作为20世纪人类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此次三星堆遗址新发现了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现已出土重要文物500余件,包括迄今为止最大的完整金面具,前所未见的三件铜扭头跪坐人像,堪称国宝的青铜神坛,神似奥特曼的青铜小立人等等。
如果说21世纪的三星堆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有什么与以往不同的特点的话,首先是科技助力考古,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设考古发掘舱、集成发掘平台、多功能发掘操作系统等,为考古信息采集、文物安全防护提供了有效保障。此外,搭建了专门信息平台,对三星堆文物数据、影像资料、环境监控数据等进行全面记录和科学管理。其次是越来越多的四川以外的考古学家参与进来,三星堆的国际色彩越来越明显而强烈。
目前三星堆遗址发掘面积仅占总面积的千分之二!毫无疑问,在中国考古学的第二个一百年中,三星堆还会是一个重要的遗址。负责此次三星堆遗址3号坑挖掘的上海大学历史系系主任徐坚教授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表示,从迄今为止的出土遗物,乃至遗址整体的文化面貌看,在全球考古学中,三星堆都是不输任何其他地点或者文化的。(周佩文)
05
“网文出海”成重量级现象
网络文学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不仅在中国拥有众多拥趸,更是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读者。愈来愈多的“歪果仁”加入催更大军,用留言、点赞、打赏等各种方式表达对网文的痴迷。
2021年9月26日,“2021中国国际网络文学周”在浙江乌镇举办,中国作协发布《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发展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共向海外输出网文作品10000余部。其中,实体书授权超4000部,上线翻译作品3000余部。网站订阅和阅读APP用户1亿多,覆盖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国际传播成效显著。
2020年,中国网文出海市场规模为11.3亿元,增速高达145%,用户规模增速达到160.4%。预计到2021年年底,中国网文在海外市场的规模将成倍增长,有望突破30亿元,中国网文的海外用户规模也可能达到1.45亿人。
2019年以来,网文IP改编作品进一步风靡海外。如今,中国网络文学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已成为与美国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并列的“世界四大文化现象”。一方面,网络文学通过带“爽点”的情节、或诙谐或优美的语言,沉浸式的读者互动模式,向海外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华古文明的窗口。另一方面,从翻译输出到海外原创,再到联合全球产业伙伴对网文IP进行培育、开发,网文出海的模式愈来愈灵活多元。未来,网络文学或将化身多种形态渗透到当代文化的方方面面。(黄茜)
06
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出圈”
2021年,中国戏曲界最大的“出圈”应该就是国内首部粤剧4K电影《白蛇传情》的公映。该影片火遍全国,不但在国内外各大电影节上斩获数个奖项,而且轻松刷新中国影史最高戏曲电影票房纪录,更被誉为带领中国戏曲电影走入“大片时代”的代表作。
粤剧电影《白蛇传情》的艺术基础是2017年新编同名粤剧,剧名所标举出的“情”,实际上是编剧和主创团队对这个戏曲史上的经典名剧进行的现代阐释。该剧的电影创作显然充分领会了该剧的新题旨,并用镜头语言把该剧的当代性予以充分张扬。主演曾小敏在导演指导下将传统的水袖功在影片中调整及结合,达到超凡的艺术效果,便是一例。
通过电影镜头的语言和特技,创造出全新的艺术生活体验和感官情感体验,这样的戏曲电影才有可能成为致敬传统、传承文化、表现时代的品位之作。可贵的是,传统粤剧的电影化探索不只是《白蛇传情》,2021年的最后一天,粤剧电影《南越宫词》一举斩获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又添惊喜。(周佩文)
07
中国电竞战队EDG全球夺冠
2021年11月7日凌晨,在冰岛举行的英雄联盟S11总决赛中,中国战队EDG获得全球总决赛冠军。面对风头正盛的上届冠军韩国强队DK,不被看好的EDG在1比2落后的情况下最终翻盘实现夺冠。
各大社交平台午夜沸腾,央视新闻微博官方账号第一时间发文祝贺;微博话题#EDG夺冠#阅读量33.5亿,讨论量421.8万……亿万年轻人激动万分甚至彻夜未眠地庆祝,这样热闹的场景只有20年前国足晋级韩日世界杯决赛圈可比。
但在这个狂欢夜的另一角,也有无数非玩家在急切地“求科普”:EDG是什么?英雄联盟S11又是什么?
EDG破圈背后,《光明日报》评论说:“‘中国冠军’的宏大意旨,也已被电子竞技承载了起来。作为曾经的亚文化,电子竞技正在逐渐主流化。其凭借技术的穿透力,打破社会圈层和地域阻隔,展现出了更大的可能性,进而把所有人联结进一张世界性的大网当中。”
自2018年中国IG战队首夺英雄联盟总冠军起,一度被视为“不务正业”的电竞,已逐渐突破游戏圈进入大众视野。而2022杭州亚组委宣布,8个电子竞技小项入选杭州亚运会,电竞首次成为亚运会正式竞赛项目。
积极拥抱电竞的背后是巨大的受众基数和商业价值。《2021中国电竞行业趋势报告》显示,中国电子竞技用户在2021年3月已经突破4.89亿。庞大的电竞爱好者们逐渐加深了身份识别、价值认同、群体归属,发展为电竞文化。(陶新蕾)
08
河南卫视《唐宫夜宴》惊艳创新
2021年河南卫视春节晚会上,舞蹈《唐宫夜宴》一炮而红。《唐宫夜宴》运用VR技术,把唐三彩、贾湖骨笛、《簪花仕女图》等文化物品作为节目背景,让唐朝小姐姐们穿梭在这些唐元素之中,一瞬间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随后播出的《端午奇妙游》更是基于《唐宫夜宴》而打造的剧情化节目,采取的是“网剧+网综”的模式,以唐朝小妹进宫献艺为主线,穿插了赛龙舟、吃粽子等端午习俗还有傀儡戏等传统文化,试图从唐朝的社会视角出发,又贴合现代社会发展。
此外,河南卫视和B站联手打造的舞蹈综艺《舞千年》更是以“剧情+剧目”的表演方式,串联起舞蹈中的华夏故事。舞蹈和故事相互联合、相互贯通。
早前广东卫视推出的大型杂技节目《技惊四座》,采取“杂技+舞蹈+武术+国乐”的文化糅合形式,配合高科技舞美和VR沉浸体验,也向观众呈现了一场杂技视听盛宴。还有文博类的综艺也在这方面大放光彩,《中国考古大会》将演播厅打造成3D裸眼考古现场,即时可生成不同的虚拟场景,复现真实的考古环境。
综艺与文化结合的新创举,以综艺娱乐为载体,使得各种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不再只是“搬演”,更多了艺术化的加工,极大地丰富了文化的内涵及其演绎形式。可见,传统文化和新时代潮流的融合已成为综艺节目制作的新风向。“文化+综艺”的新形式也将获得更多观众的认可。(许晓蕾陈芊芊)
09
NFT加密艺术元年
2021年3月11日,佳士得史上首次以NFT形式拍卖了数字艺术家Beeple的NFT作品《每一天:前5000天(Everydays:TheFirst5000Days)》(如下图),底价100美元,最终以6934.6万美元成交,一举跃升至在世艺术家作品成交价的第三高,并让NFT这一概念破圈而出,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NFT加密艺术的热浪。
NFT全称为Non-FungibleToken,翻译为非同质化代币,是由区块链技术加密的数字资产,具有独一无二、不可分割的特性。得到NFT加密技术加持的数字艺术品,一下子弯道超车,成为打破传统艺术形式垄断的市场爆点,并拓展了艺术品收藏的全新领域。
而且NFT的崛起并不限于艺术圈,商业巨头、名人明星纷纷试水NFT的不同玩法,虚拟球鞋、NFT游戏卡、NFT音乐专辑、推特信息、精彩一刻短视频……NFT几乎呈井喷状出现在各式新闻中,形成“万物皆可NFT”的火爆局面。据统计,3年前整个NFT市场的规模不超过4200万美元,到2020年底NFT的市场价值增长了705%,达到3.38亿美元。而2021年前三个季度使用NFT的艺术品销售额达到了35亿美元,几乎是爆发时地增长。
NFT技术让一个全新的无法估计体量的数字艺术收藏市场横空出现。在投资层面,NFT让艺术品成为了一种可按份额购买的数字资产。但需要保持清醒的一点是,无论NFT的概念被炒作得多厉害,NFT是技术,艺术是艺术,真正决定艺术品价值的,还是艺术的部分。正如Beeple所说:“如果明天所有NFT都消失了,我仍然会从事数字艺术创作。”(周佩文)
10
文博机构“云游”破圈
最近几年,各大文博机构都在尝试以一种“线上体验“的方式去宣传自身、增强与公众的互动和交流。而疫情防控给博物馆直播按下了“快进键”。
2021年12月21日,由故宫博物院与腾讯携手打造的“数字故宫”小程序2.0版本上线。满腹经纶的断虹桥“网红”——护裆萌狮正式上岗,带观众参观故宫博物院,揭秘紫禁城往事。除了新聘的“导游”,小程序还优化和添加了在线购票、预约观展、院内购物等实用板块。同时,增加更加精准的开放区域线路导航、参观舒适度指数等重要开放服务功能,支持用户实时查看故宫各主要开放区域的参观舒适程度,并内置7条有趣的“定制游览路线”。
实际上,“数字故宫”一年前已经推出,在2021年更加深入人心,已有500万网友借此“网游故宫”。有些“网游”体验远非线下可比,比如可以在网上以千亿级的像素欣赏古代名画细节。
进入2021年,博物馆直播更是达到高潮。仅以广东省博物馆为例,2021年就有30场直播。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当天中国的博物馆都采用了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传播方式,重点活动都进行了网络直播。博物馆直播和“云游”利用新技术手段展现了文化的底蕴和魅力,不仅让文化资源得到最大化的整合和开发,也让传统文化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许晓蕾陈芊芊)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最新稳定辅助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744broad.com/51752.html

(0)
上一篇 2023年5月20日 上午12:10
下一篇 2023年5月20日 上午12:12

相关推荐

  • 6月6-12日Xbox金会员游戏促销《使命召唤》系列《Kinect功夫&节奏爆破》《有氧拉丁》等优惠

    6月6-12日Xbox金会员游戏促销《使命召唤》系列《Kinect功夫&节奏爆破》《有氧拉丁》等优惠 本周(6月6-12日)Xbox金会员游戏促销信息公布,这礼拜《使命召唤:幽灵》、《使命召唤:高级战争》、《使命召唤、黑色行动3》、《使命召唤:无限战争》共4作促销,其中《使命召唤、黑色行动3》和《使命召唤:无限战争》拥有官方中文。同时还有3款体感类游…

  • 《守灯人》报道引起热烈反响 网友手绘致敬“时代楷模”钱海军

    《守灯人》报道引起热烈反响 网友手绘致敬“时代楷模”钱海军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陈醉翁云骞周文丹共享联盟慈溪站张天叶“钱海军自费打印上千张名片只为让群众随时联系自己;除夕夜连跑4户人家,顾不上回家吃顿团圆饭;带孤寡老人到北京圆梦,启动点亮万家灯火的‘千户万灯’行动……”5月6日,慈溪漫画爱好者施文佳读着《浙江日报》刊登的长篇通讯《守灯人》,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她…

  • 深刻把握“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深刻把握“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作者:任理轩万山磅礴看主峰,大海航行看灯塔。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

  • 樊锦诗:扎根大漠半生 守护敦煌文明

    樊锦诗:扎根大漠半生 守护敦煌文明 如今,《敦煌石窟全集》第二卷——《莫高窟第256—259窟考古报告》,是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馆员樊锦诗最惦记的事,80多岁的她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这份报告的编纂上。若进展顺利,这份历时十余年编写的共计30多万字的考古报告有望于今年出版,成为继《敦煌石窟全集》第一卷后关于敦煌洞窟的又一份“档案资料”。“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

  • 阿根廷点球苦战淘汰荷兰 范加尔结束“三进宫”使命

    阿根廷点球苦战淘汰荷兰 范加尔结束“三进宫”使命 中新网多哈12月10日电(记者卞立群)当地时间10日凌晨,在卡塔尔世界杯1/4决赛中,阿根廷通过点球大战以总比分6:5淘汰荷兰晋级4强。荷兰队功勋主帅范加尔赛后宣布结束“三进宫”使命。两队球员在比赛中。中新社记者富田摄荷阿大战可谓一波三折,阿根廷本是顺风顺水,第34分钟,梅西妙传,莫利纳接球后捅射破门,阿根廷…

  • 魔兽TBC:P5阶段必刷声望,破碎残阳速刷攻略,掌握方法1天可崇拜

    魔兽TBC:P5阶段必刷声望,破碎残阳速刷攻略,掌握方法1天可崇拜 TBC怀旧服P5阶段会开放一个新的声望阵营——破碎残阳,这个声望阵营可以兑换大量的专业图纸,这些图纸中不仅包含了毕业装备,还包含了最强的宝石,因此对于很多玩家来说,P5阶段首要任务可能并不是去太阳之井开荒,而是去刷破碎残阳声望。由于上一次TBC版本的年代较为久远,很多玩家已经忘记了破碎残阳的…

  • 华为 Mate30 5G 体验:第二代华为 5G 手机有哪些升级?

    华为 Mate30 5G 体验:第二代华为 5G 手机有哪些升级? 前不久,华为在深圳发布了一系列的5G产品,除了公布折叠屏手机MateX以外,同时也宣布Mate30系列5G版将于11月到来。作为华为的第二代5G手机,Mate305G搭载了集成5G基带的麒麟9905G处理器,其内置的达芬奇架构NPU也给手机带来了更出色的AI运算能力。一周前,我拿到了一台Ma…

  • 100天后,北京世园会就将开幕!看点有哪些?

    100天后,北京世园会就将开幕!看点有哪些? 俯瞰2019年中国北京世园会园区北京世园会演艺中心,图片来源:新华社原标题: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写在北京世园会开幕倒计时百日之际绿水逶迤,青山相向,花鸟为邻。这种田园般的诗意栖居生活,是人类对绿色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与追求。4月29日至10月7日,长城脚下,海坨山前,妫水河畔。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

  • 使命召唤手游:挂机40分钟奖励26000多经验,轻松升级赛季手册

    使命召唤手游:挂机40分钟奖励26000多经验,轻松升级赛季手册 各位“使命召唤手游”中的小伙伴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本期的分享~在上一期的分享中,零氪君跟大伙分享了仅用几天时间就把赛季升到50级的大佬,其中也跟大伙分享了几个能快速提升赛季手册等级的游戏模式,比如说异变狂潮、使命战场等~那么除了这些游戏模式之外,还有没有更为方便快捷提升赛季手册等级的方法呢?…

  • 上学还能收到“镶”宝石的录取通知书……网友:现在回去上学还来得及吗?

    上学还能收到“镶”宝石的录取通知书……网友:现在回去上学还来得及吗? 辛苦耕耘终迎丰收的喜悦随着高校录取工作的推进不少高校的录取通知书陆续发出一年一度的录取通知书“创意大赛”拉开序幕不少学子们纷纷在社交平台上晒出录取通知书“开箱视频”在分享喜悦的同时更为我们展示了不同高校的特色打开录取通知书仿佛是“见字如面”这张薄薄的纸张已经不仅仅是面向学生传递录取信息的材…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