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斑斑|从太仓出发

青史斑斑|从太仓出发

娄河的孕育
我喜欢在地图上旅行,对那些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的好去处,按图索骥神游一番也是别样的享受。如同人的肌肤透出的青蓝色的脉管,地图上的河流是蓝色的。河流,就是大地的脉管。
在这种神游中,我发现了太仓浏河镇的与众不同。
无河流,不文明。河流对一个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伟大的文明几乎都离不开河流的哺育。追溯浏河镇的历史变迁,处处可见河流作为一种自然力量,与浏河镇人文社会间错综复杂的关联。
首先要说的是娄河。
娄河,古称“刘河”“刘家河”,民国时改称“浏河”。
地图上,娄河,一脉淡蓝的血管,牵连起太湖、长江、大海。在娄河口,浏河镇依河而生,就像一方镇纸,挟江海之波,扼苏沪之枢。
正是有了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1800年来,浏河镇集聚了独一无二的人文往事:三国时孙权将其作为通江重地、军事要塞;明朝郑和七下西洋,从这里起锚,走进蓝色海洋、走向世界。这片土地展示了潜力无限的发展空间:远洋、江海、田园、古镇、工贸、渔业……
世人认知娄河,源于东晋文学家庾仲初的《扬都赋》,其注说:“太湖东注为松江,下七十里有水口,分流东北入海为娄江,东南入海为东江。”娄江所指即苏州通江达海要津的娄河。松江,则为吴淞江。
娄河,堪称浏河镇文明的摇篮。娄河穿苏州娄门而东,一路迤逦百余里,从娄河口汇入长江。浏河镇,隋唐时已是苏州通海门户,北宋时形成集市。
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范仲淹上任苏州知府,为治理太湖水患,确保太湖流域百万亩农田的灌溉和排涝,他督促当地疏浚白茆、浒浦、福山、七丫、茜泾等通江河道五大浦,减少太湖水位对娄河的压力,降低娄河的上游水位。他亲临海滨考察河道情况,看到盐铁塘河段到娄河口长度虽不足50里,然而河道曲折,排水速度缓慢,决定在靠近娄河口的地方另辟蹊径导水入海,于是在娄河口龙王湾以西300米处,开凿南达松江、中间贯穿娄河塘、北入茜泾河的南北向的澛漕河,使松江水系经嘉定流入澛漕河汇入江海,“制松入浏”,澛漕河口与娄河口成为太湖重要的泄水通道,而二口交汇,形成了市集,进而发展成为浏河镇。
疏浚的河道,像“毛细血管”,汩汩东流。娄河,以水为媒,仿佛是太湖的触须,一路披沙拣金。入江处,店铺旅舍、茶肆酒坊,旗幡高悬、行人接踵,不但本地的渔市、盐业、粮货规模日甚,众多移民也来此定居经商,商人、船民聚居,货物在此集散。明人张寅在其《太仓州志》里提到这条苏州、昆山到娄河口的水上商路:“凡海船之交易往来者,必经刘家河,泊州之张泾关,过昆山,抵郡城之娄门。”
每次打量这条蓝色的水道,看着这条蓝色精灵沿苏州娄门,逶迤东行,流经的区域,人们又分别称为苏州塘、昆山塘、太仓塘。这条河和因河而盛的浏河小镇,对太湖区域的农耕、经贸、文化的作用一定十分重要。否则,何以历朝历代的优秀从政者都把治理娄河作为任内的一项重要工作。
明代户部尚书夏原吉,永乐初年奉命主持疏浚刘家河、吴淞江、白茆塘,布衣徒步,日夜经画,他记此经历:“晓发昆山邑,宵过镇海城。”宣德五年(1430年)十月九日,苏州太守况钟,上疏请求疏浚刘家河,老百姓称赞:“郡中齐说太守贤,只剪青苇为作鞭。”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林则徐担任江苏巡抚,娄河淤塞严重,林则徐亲历河口,捐薪千两,倡导募捐,借支公款,由江南十六州县分年归垫,筹款十六万五千两,以工代赈,拓浚娄河。
古老的娄河,不仅开启了“苏州—浏河镇”的一线贸易,打开了苏州通向长江、大海的一扇窗口,而且孕育出了江南文化的新鲜与开放。
长江的滋润
浏河镇,成为江南的出海要津,自然也使浏河镇兼具了江南水乡和港埠重镇的空间特色。
行走小镇,“娄河—澛漕河”丁字型水系一目了然。以澛漕河为纽带,街道鱼骨状拓展,串起商店瓦肆,形成老街景区。老街楼宇相连,鳞次栉比,两层楼宇居多,一律小青瓦覆盖,窗舍相对,近在咫尺,仿佛触手可及,隔窗即可对话。
老街三四百米长,在镇区东端即为长江。
浏河的特色景观,首推长江之景。
长江愈接近入海口,江面愈宽广。娄河河口段恰处在长江江面最宽阔的水域,据介绍,最深处达12米,“不浚自深”,使娄河口成为天然良港。“潮汐汹涌,可容万斛之舟”,这是元朝人的描述。也正因常年不淤不冻,很少有风暴侵袭,明初刘家港被立为军漕基地,设立船厂、储备粮食,并在周围建立仓库91座,每年尽收江南苏、松、杭、嘉、湖五府粮食数百万石,俗称“百万仓”,太仓,也因此而得名。也许有着强大的后勤保障能力,加之离南京近,郑和七次远航的起锚地都放在了浏河,放在了刘家港。
刘家港功能已经不在,但走在长江江堤,目之所及,依然可见大大小小的船只在江面游弋。
娄河河口已经建起了浏河水闸,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用于防洪、排涝、灌溉、航运。雄踞的水闸与望江亭遥相呼应。望江亭原是观察长江及入海口军事情况的瞭望台,随着浏河镇功能的变迁,已成为观河望江的平台,也成为人们缅怀郑和、重温下西洋业绩的理想所在。
离望江亭不远处,我看到了“锚泊瀛涯”雕塑。这是为纪念郑和七下西洋580周年设立的。1405年7月11日,这一天注定要刻写在中国航海史上,这一天是郑和出海的日子,七下西洋的壮举就此拉开,庞大的郑和船队,在蔚蓝的海洋上传递和平的信号。锚和罗盘的雕塑造型,诉说着当年的壮举。7月11日,也被定格为“中国航海日”。
“没有文化的城市,是不美丽的,更是没有吸引力、凝聚力和竞争力的。”这是我在浏河听到的一句话。老祖宗留给浏河的宝贵财富,正是一种文化,一种江海文化,维系着当地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长江为浏河注入活力,为浏河注入灵魂。现在,古老的刘家港军事和对外交流的功能已经消亡,但是文化记忆、历史见证、休闲旅游、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功能却因长江不断凸显。
浏河镇利用废弃港口,以生态湿地、滨水休闲、堤坡岸线营造出多层次植物景观,构成浏河长江口旅游度假区。湿地公园生态气息展现着江与城相伴、自然与人文相谐的美丽景观。秉承“建一处工程、成一处风景、留一段历史、传一地文化”的理念,浏河滨江新城、渔人码头、古镇街巷、生态温泉融入人文、历史、艺术等元素,将古港老镇、江河湖海文化有机融合,溯源千年文脉,焕发新的生机。
浏河人血管里流的是江水,就像长江,始终只有一个使命:往前流,一直往前,流向大海。浏河的最终目标就是构建长江水带、生活秀带、城市绿带、人文纽带。
最好的市镇更新,应涌动着人文诗意。沿着江堤,我看到了长江沿岸初步建成的若干生态和人文节点,还有若干特色文化街区,她们正讲述着浏河的故事。特有的遗迹、古园、民俗、寺庙,也凸显出深深的历史情怀。
浏河也没有忘记,应该有长江的品格,应该把眼光伸向远方。
长江白浪如纱,奔腾东去,而在远方,是深蓝的大海。
大海的呼唤
如果说,明永乐三年(1405年),浏河刘家港,帆如云,樯如林,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舰队,从这里开启了中国人的大航海时代,而穿越600多年时空长河,刘家港脱胎换骨,演变为太仓港,则是大海的呼唤。
历史的兴衰撞击着河流的胸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脉动,都化作一股浪潮,而历史往往无法阻止一条河流的流淌。
上世纪九十年代,伴随着江水潮涨潮落,一度冷寂的近40公里江岸,迎来了新的曙光。40公里江岸,穿上了“太仓港”华丽的盛装,40公里的岸线,开始草长莺飞,风姿绰约。
太仓港,起锚扬帆。
一江商贾汇瀚海。商旅们来往于江海,带来了财富与远见,在短暂的时间里催生出一个新的“万国码头”。
历史留给今天的是一幅恢弘画卷。婉转而下的长江,奔流入海,让人体味到了一个时代是如何衔接着另一个时代的。
1992年10月28日,长江边,太仓港建设打下了第一根桩。而今,太仓港已被列为国家一类口岸,江苏第一外贸大港。2021年,集装箱吞吐量完成703.8万标箱,为全球百大集装箱涨幅最大港口,连续12年位居长江第一。现在,太仓港共投运各类码头泊位95个,形成远洋中转、近洋直达、沿海内贸、长江集并、内河喂给5张航线网络,基本建成近洋直达集散中心、远洋中转基地、内贸转运枢纽。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港口建立经贸往来。
长江如歌,大海无言,江海潮起潮落,将浏河文化从古时唱到了今日。
我深深觉得,所有热爱河流、关注河流的心灵都是湿润的,有时候这样的心像一盏灯火!河流固然美,但它更因其流动而使人类的智慧得以延续数千年,使人类的文明延展千万里。
江海交汇处,太仓港的喧闹、繁忙,已经是继明代“六国码头”之后出现的又一大“风景”,这是时代的“万国码头”。
我站在港口临风眺望。万吨巨轮静静停泊在码头,卡车穿梭不息地装载货物。全自动的轨道吊机马力全开,不知疲倦地忙碌着,如钢铁巨人般,像玩积木似的把集装箱搬来搬去。
一个貌不惊人的内河港口,一跃成为全国第一个按海港化管理的江港,长出了飞向大海的翅膀,充分展示出自己的实力与活力。
不断刷新的发展速度,正是来自海的滋润。与码头员工交谈,他们都抑制不住兴奋,太仓港与上海港远洋业务形成了良性的分工协作机制,实施了“沪太通关一体化”、洋山直达快航公交化……
现在,上海外高桥、太仓、洋山、宁波衢黄四港,以长三角为强大的腹地,共建起国际航运中心。太仓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重要北翼,逐步成为长三角走向国际大舞台的重要支点、经济社会飞跃的重要引擎。
从娄河孕育古刘家港,到长江滋润催生浏河,再到大海成就太仓港,一次次的布局再造、一次次的业态重构,湖河江海,每次都伴随着模式的全新定义和体系的彻底重塑。有人把古刘河港到太仓港的脱胎换骨称为“升维”。我想,这种升维,是随着时代,从需求、场景、行为、理念等层面出发的,是一种向海而生。
扬帆起锚,等待的是更广阔的深蓝。(王友良)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最新稳定辅助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744broad.com/49063.html

(0)
上一篇 2023年5月15日 上午6:01
下一篇 2023年5月15日 上午6:01

相关推荐

  • 微软表示,已与任天堂达成为期10年的《使命召唤》合作协议

    微软表示,已与任天堂达成为期10年的《使命召唤》合作协议 微软周二晚间(美东时间)表示,在完成对游戏开发商动视暴雪的收购后,已经与任天堂达成了一项为期10年的协议,将《使命召唤》游戏的特许经营权带给任天堂。该交易尚待监管部门批准。此前一天,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在《华尔街日报》的一篇评论文章中写道,微软为《使命召唤》提供了一份与索尼PlayStation游戏机…

  • PCMark10抢先试用体验:走向便捷、轻松与统一化

    PCMark10抢先试用体验:走向便捷、轻松与统一化 本文经超能网授权转载,其它媒体转载请经超能网同意。如同站在乔丹旁边的皮蓬和罗德曼,虽然没有人会怀疑皮蓬在防守端的压迫力,以及对麦当娜的吸引力,但是要提到九十年代的芝加哥公牛,人们脑海里的第一印象很难容下乔丹之外的任何人。在科技行业里也是这个道理,站在巨人身边很容易遮蔽来自自身的光辉,哪怕是自家的产品,比如…

  • 使命召唤18免费试玩开启 免费试玩时间一览 奇游加速器

    使命召唤18免费试玩开启 免费试玩时间一览 奇游加速器 《#使命召唤#18:先锋》于11月5日正式上线全平台,登陆PS5/4、PC、Xbox。近日外媒VGC爆料,在游戏发售两周后,《使命召唤18:先锋》即将开启最新一轮的免费试玩活动。北京时间11月19日-11月22日,游戏正式开始为期四天的免费试玩活动,开放多人模式的免费试玩,届时所有玩家都可以前往参与,本…

  •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 作者:郑琦“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习近平总书记以此古训勉励大家凡成大事者必经历过基层的锻炼与洗礼。他将基层实践形象地比喻为培养锻炼干部的“练兵场”,号召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党员主动到基层去“墩苗壮骨”,在实践锻炼中增强党性、改进作风、磨炼意志、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增长才干。基层实践是了解民情、厚植为民情怀的大课堂。“纸上得来…

  • 办公室着装:领导着装的自我修养与召唤

    办公室着装:领导着装的自我修养与召唤 ——欢迎大家来到“办公沙龙”!!!前段时间,我们单位的大领导调任某上级单位主要负责人,单位相关部门整理了这位领导在我们单位工作5年来的大量图片,配上煽情的纪念文章,一篇热文在朋友圈里就此流传开来。我也满怀感怀之情转发了这篇文章,但不曾想,不断地有外单位的朋友在朋友圈给我留言:“你们领导只有一件衣服吗?”“为啥春夏秋冬都穿…

  • 全国扫黑办办案故事: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正邪较量

    全国扫黑办办案故事: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正邪较量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案件办案故事□本报记者周斌“老孙啊,咱家不要了,命还得要啊!”妻子对着孙冀哭诉道——面对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的天津颜锦涉黑案,从事20多年一线扫黑工作的民警孙冀不顾身体多病,毅然加入专案组,开始了长期超负荷工作,在一次开会时突然晕倒,送至医院后被诊断为小脑梗塞。这只是冲锋在扫黑除…

  • 腾讯要拍LOL电视剧,谁能来carry?

    腾讯要拍LOL电视剧,谁能来carry? 你有过梦想吗?有人说,梦想可以改变日复一日的庸常。任何一个时代,总有无数怀揣着梦想的年轻人,愿意用青春和热血为自己的未来搏一把。而在当下,电子竞技正在成为这个时代年轻人的梦想之一。也正因为如此,在《英雄联盟》的职业赛场上,也诞生了许多有关于梦想的故事。而在今天下午,腾讯视频微博则抛出了以青春和热血为主打两张海报,其中…

  • 明日方舟:源石用来抽卡换体力,还是买漂亮皮肤?白嫖玩家总纠结

    明日方舟:源石用来抽卡换体力,还是买漂亮皮肤?白嫖玩家总纠结 说实话,在玩过的游戏里,《明日方舟》是笔者玩过的联网类手游里,玩得最舒心的一款之一了。肝度不是太高,这导致了很多玩家的理智,基本上处于不够用的状态。我想全员精二的想法没有足够的理智一年多了到现在仍然没有精二完。当然啦,一般玩家主要养几个主力干员就行,没必要像我这样都养,搞得自己有时候打不过想去抄作…

  • 《使命召唤》系列近10年佳作回顾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使命召唤》系列近10年佳作回顾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在动视暴雪近日公布的Q1财报中,官方辟谣了《使命召唤18》延期至2022年的传言,确认游戏仍将于2021年秋发售。从COD首作2003年发售至今,系列共推出了17部正传作品,塑造了普莱斯等一系列令玩家印象深刻的角色,在系列新作发售之前,不妨一起来回顾下最近10年《使命召唤》推出的正传佳作。《使命召唤:现代战…

  • 跨越100年,摄影师镜头下的中国百姓

    跨越100年,摄影师镜头下的中国百姓 百年,或许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但刚刚走过的这个百年却改变了中国社会。从凋敝到复兴,从蒙昧到觉醒,从封闭到开放,从贫弱到富裕,从屈辱到自信……无数摄影师以接力的方式,为这波澜壮阔地变革留下了珍贵的注脚。下面,就跟这些百姓对比影像,在过去一百年的历史与现实中,感受时代风云在他们身上的投影,体会百变中国的社会变迁。“百年百姓…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