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战火纷飞,是他们风雨兼程守住了“中山火种”
一百年风雨兼程,一百年岁月如歌。中山医院诞生于硝烟战火之中、受任于民族困顿之际。
从热血青年顽强斗争,秘密掩护地下党员为红色历史开端,发展壮大到今天有2032名中共党员、80个党支部。一代又一代中山人赓续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不忘为民服务初心,绘就了中山的光荣底色。
”
这段红色记忆,要从几个名字和一段故事讲起……
故事的主人公分别是计苏华、朱镇亚和我们所熟悉的石美鑫教授。
计苏华,上海第一医学院最早的地下党组织第一任支部书记,1938年,还是医学生的他就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发展身边同学入党,坚定不移地相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挽救中华民族。
故事发生在1947年,国民党制造了“五二O”惨案,爱国学生遭到迫害。一天夜里,反动宪警来抓捕在中山医院实习的朱镇亚等9名学生。当时担任外科总住院的计苏华镇静地走到值班室,推醒了正在休息的朱镇亚,悄悄地说:“起来,到手术室参加手术去。”朱镇亚以为叫错了人,说:“我实习的是小儿科,不是外科。”计苏华说:“隔壁学校在抓人,快去手术室里帮忙。”朱镇亚恍然明白,这是在掩护他隐蔽!两人穿好白大衣,戴上帽子,遮住脸部走进了手术室,顺利躲过了宪警的追捕。后来计苏华让当时还是住院医师的石美鑫教授亲自护送朱镇亚离院。石教授连夜将其送到医师家属宿舍中躲藏一夜,次日上午安全离开枫林桥。
这时的中山医院还没有党组织,但是红色的力量已经悄然发展。当时的朱镇亚刚刚入党,和计苏华没有直接联系,与石美鑫也并不相识。但在白色恐怖中,3位同志将中山医院最初的红色火种牢牢守护,巧妙地利用自己的职业,保护同志的安全,默默完成党和人民的嘱托。
1949年5月,上海迎来了解放,中山医院也历经风雨获得新生。7月,中山医院公开了党组织,成立了党支部,时有正式党员8名,由袁耀萼同志任第一任党支部负责人。
袁耀萼同志是国内生殖免疫学研究的先驱,19岁参加革命,1946年8月在上海医学院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五二〇”学生运动后,继续在隐蔽战线开展工作。1948年底顺利完成上海地下党医务党总支下达的任务,保护中山医院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免受国民党特务的破坏,迎接上海解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随着医院的发展壮大,中山医院党组织也在不断扩大,党员人数不断增加。1957年4月,中山医院成立党总支,1976年7月,成立中山医院党委,2000年,医院党员人数突破500人,2009年,党员人数突破1000人,截至目前,中山医院共有80个党支部,2个党总支,党员2032名。
一路走来,红色基因不断传承和发扬,为医院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初心回望,令人心潮澎湃。使命在肩,继续坚定前行。新时代的我们,要继续发扬先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部分图片资料摘自:《不朽的白衣战士:计苏华纪念集》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最新稳定辅助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744broad.com/47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