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紧急,19小时直播接单1048件!帮忙帮忙,阿拉使命必达
点击上方“新民帮侬忙”轻松关注
紧急求助,来了来了;在线帮忙,不停不停。截至4月30日,“战疫帮侬忙”#战疫帮忙#融平台在今日头条、抖音开设的“紧急求助热线直播”,已持续10天共19个多小时,现场连线解决紧急类诉求155件,而向后台发来的1048件诉求,“战疫帮侬忙”记者团队已全部“接单”。新民晚报、今日头条号总看播数87.8万、抖音号总看播数195.9万,各端口总看播数283.7万。紧急求药、紧急代购、紧急维修、紧急回家、紧急救治……许多“急难愁”,阿拉都在帮!
红斑狼疮女孩断药
两天找了三家药店
求助:
我11岁的女儿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3月27日,我陪着她宁波赶到上海求医。由于疫情封控,我们一直住在快捷酒店,无法就医也配不到药。现在,5种药都断了,孩子痛苦不堪。谁能帮帮我们啊?!
浙江省宁波市胡女士
帮忙:
直播中,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在拨通胡女士电话后了解到,她和孩子住在杨浦区本溪路一家快捷酒店内。胡女士讲,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效药有5种之多。每天都必须按时服用,才能缓解病情。按照“足不出户”的防控要求,母亲一直无法外出配药。“现在所有的药都没了,看着孩子天天被病痛折磨,我的心里就跟刀绞一样。”话至此处,胡女士泣不成声。
“找药!找药!”——“战疫帮侬忙”公益联盟在得知情况后,所有的小伙伴们都迅速出动了。两天里,他们四处问询,找了3家药店,通过“闪送”,将4种特效药送到了快捷酒店。在给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打来的电话中,胡女士又是几度哽咽:“孩子吃了几种药后,情况稳定多了。感谢这么多人都在救她!”
截至发稿,公益联盟仍在不停忙碌,继续搜寻着最后一种“救命药”——他克莫司胶囊。“战疫帮侬忙”融媒体平台急切希望,有更多好心人能提供信息,一起来帮帮女孩!
瘫痪老伯尿湿床单
纸尿裤迅速送来了
求助:
我今年70岁,是一名独居残疾老人。由于长年瘫痪在床,平时必须使用尿不湿。这两天,尿不湿已经全部用完,床单常常被尿湿透。我又不会操作智能手机,根本无法网购。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浦东新区康桥镇孙老伯
帮忙:
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现场连线张老伯,他说,之前自己曾托人买过6大包纸尿裤,但由于疫情封控,一直放在快递仓库内,无法送达。如今,家中“库存”耗尽,面对一张张尿湿的床单,他实在无能为力,每日里提心吊胆。
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立刻向“战疫帮侬忙”公益联盟发出求助信息,本报平台工作人员胡琪迅速开始“紧急寻找”。她几乎翻遍所有线上的购物平台后,终于发现“美团买药”的一家药店内有孙老伯急需的纸尿裤。于是,她赶紧自掏腰包,让快递员把纸尿裤送到了自己家中。4月27日,在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后,胡琪又驾车将纸尿裤送达老人所住的小区。
随后,在打给胡琪的电话中,老人连声感激,一再询问转账方式,但得到的回复是,“不用了,不用了。知道您能安安心心生活了,真的比啥都好。如果有事,您还找我!”
92岁老人二次遇困
电话修复不再失联
求助:
我的父亲92岁了,独自居住在杨浦区翔殷路491弄。平日里,都是我们天天去他家,照料生活起居。由于小区封控,前一阵我父亲家中生活物资紧缺,经过你们的联系帮助,志愿者送来菜肉米面,解了燃眉之急。但最近老人家里的固定电话坏了,我们一直联系不上他,急得团团转。希望你们能再帮帮忙!
杨浦区王先生
帮忙:
“上次真是多亏了你们,老人家的生活有了保障!”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在与王先生取得联系后,电话那头首先传来的是对“战疫帮侬忙”的连声感谢。
随后,王先生话锋一转,再一次发出了“紧急求助”。由于老人家中只有固定电话,出了故障后,王先生就和老人彻底“失联”了:“父亲生活怎么样?身体好不好?阿拉都没办法晓得,真是愁煞人了!”
直播结束后,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立即与公益企业中国电信上海分公司联络。经过系统在线测试后,工作人员重启电话信号。半小时后,王先生重新拨通了父亲家中的电话。“心定了!心定了!你们又帮了我和爸爸的大忙了。”回访中,王先生的话语里充满欣喜。
妻子临产大宝两岁
“回家路”紧急开通
求助:
我怀孕39周,随时可能分娩,现在还要挺着大肚子看护2岁的大宝。我的丈夫因疫情封控滞留在徐汇区。眼看着自己马上就要到医院生产,我和大宝现在急需他的照料。孩子的爸爸到底什么时候能够回来?我们是日盼夜盼。
奉贤区奉城镇兰博路2777号黄女士
帮忙:
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连线黄女士的丈夫沈先生得知,由于交通管制,他和四位工友滞留在徐汇区石龙路411弄一幢还没有完工的公寓楼内。“我和老婆通电话,说着说着她就哭了。”每天都感受着妻子的无助,沈先生忧心忡忡。他告诉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虽然自己和妻子所住小区的居委会已经开具就诊出门单,但这一大一小还是急需丈夫和父亲的守护。
几经辗转,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拨通了漕河泾街道营商办的电话。工作人员表示,沈先生目前所在的石龙路411弄是封控区,按疫情防控要求必须“足不出户”。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随即说明,沈先生把自己单独隔离在还没交付的公寓楼房间内已一个月,每天抗原自测结果都是阴性,希望街道、居委会能考虑到他的特殊情况,给予帮助。
4月27日下午,在街道、居委会的协调下,沈先生做了核酸检测。当晚,在确认检测结果为阴性后,沈先生踏上了“回家路”。深夜10时29分,沈先生给记者发来视频,站在小区门禁栅栏里的,就是他挂念的妻子和2岁的大宝。与此同时,传入耳际的是沈先生因为激动而颤抖的话音:“回来了!回来了!放心,我就在这守着你们。”
4月29日,在小区外的车子里守候一夜的沈先生,又给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打来了电话:“今天中午,我老婆去医院做了产检,一切都好。我们小区也在帮我联络,经过严格确认和检测后,争取能让我早点回到家里。感谢大家的相帮,我们一家真的特别特别感激!”
导尿管两个月没换
小护来了上门救急
求助:
我今年74岁,高位截瘫7年。由于疫情封控,两个月都没有更换导尿管,已出现感染和炎症。我天天是担惊受怕,万一引发高烧等并发症,真是性命交关。
普陀区甘泉街道宜川路451弄刘阿婆
帮忙:
在与刘阿婆在线沟通后,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即刻向“战疫•帮侬忙”公益联盟发出“紧急求助”。“这件事,我们来。”公益联盟医疗机构“小护来了”马上回应,他们已搭建“护士上门”公益互助平台,有30多名全职护士在线注册,可以解决老人的“急难愁”。
4月28日下午3时,在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协调下,老人所住小区开通紧急救治“绿色通道”。下午4时许,医护人员李倩身着全套防护服,在出示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现场做了抗原自检后,走进刘阿婆家中,约20多分钟后,就更换了导尿管。
随后,刘阿婆又拨通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电话:“我的尿液清澈了,炎症也开始消退了。真是多亏了有这么多好心人,侬一定要替我好好谢谢伊拉。”
在向“小护来了”转达谢意的同时,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了解到,小区封控期间,不少病人都有肌肉注射、伤口换药、伤口拆线、导管护理、导尿管更换、腹膜透析等紧急需求。于是,“小护来了”迅速通过公益平台向社会招募医护人员。相关负责人承诺,在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只要病患有需求,他们一定会上门帮忙。
癌症阿婆求保命药
爱心接力配齐药方
求助:
我奶奶身患乳腺癌,还疑似牙龈癌。平时,一直在黄浦区金陵东路396号的上海群力草药店配药。由于小区封控,家里“库存”的中药只能每日减量维持,老人的身体状态每况愈下,尤其是牙龈肿胀、疼痛难忍。阿拉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谁能帮帮阿奶啊?!
浦东新区和炯路501弄黄先生
帮忙:
在电话连线中,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了解到,几个月前,黄先生曾陪奶奶前往东方医院南院口腔科就诊,医生建议经活检明确病理后,再进一步治疗。而根据医生经验,大概率是牙龈癌,暂时没有口服西药能缓解病痛。而由于小区封控、医院停诊,黄先生的奶奶一直无法去医院检查诊治。
在与东方医院取得联系后,医护人员立刻给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发来回复,目前,东方医院南院口腔科普通门诊已开放,患者可以前来就诊,但考虑到口腔检查涉及疫情期间高风险操作,需要老人出具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随后,在“战疫•帮侬忙”公益联盟建议下,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从黄先生这里拿来了由上海群力中医门诊部开出的手写药方。而在把药方交于公益机构上海泰坤堂中医医院后,又碰上了问题。由于无法准确识别手写药方上的字迹,掌握不了病史和病症,很难对症下药。于是,“泰坤堂”四处联络,辗转联系上阿婆的主治医生王燕群。“治病要紧!”王医生迅速核实患者信息,提供了完整的25种中药药方。在得到王医生多次确认后,“泰坤堂”徐悦医生又通过电话问诊,了解清楚老人的近况,为黄先生的奶奶配好了急需的中药。
当在微信群里看到所有人的努力后,黄先生激动万分:“奶奶的‘保命药’真是来之不易啊!疫情一定会过去的,我们一家人一定要当面谢谢每一位帮过我们的人。”
帮侬忙工作室
策划|钱俊毅
文字|徐驰王军
图片|受访者
编辑|胥柳曼沈佳灵
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
——有困难上今日头条上海频道
找【头条帮忙】!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最新稳定辅助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744broad.com/42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