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岭迷窟」西周贵族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关注考古老张,带你看不一样的考古文博
在鬼吹灯系列小说《龙岭迷窟》里,摸金校尉们在黄河边上误打误撞进入了一座西周贵族墓。机关布局虽复杂,但器物陪葬也相当丰富。而这座“龙岭迷窟”的原型,正是取自与地处陕西省韩城市,紧邻黄河的「梁带村芮国遗址」。
“砰!”
2004年盛夏的某个夜晚,陕西省韩城市梁带村的村民梁普会在凌晨三点半左右,被屋外的一声轰鸣惊醒。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遇上这种情况。在这段时间里,他经常会在深夜听到那种「类似于施工队的雷声」。
不久后,梁普会在自家的地里闲逛时发现了一个新挖的深坑与一件扔在一旁的青铜器。联想到最近发生的情况,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于是赶紧拨通了派出所的电话。
经勘察,梁普会发现的洞就是盗墓贼挖的盗洞。
自2004年8月至2005年4月,梁带村公安部门联合武警共抓捕盗墓犯罪嫌疑人40余名。在这大半年里,前前后后光是排查到的盗墓贼就有近百名。而曾经吸引如此多盗墓贼蜂拥而至的这块风水宝地的主人,就是西周姬姓芮国的统治者——芮恒公和他的夫人芮姜。
M26号芮姜夫人墓内棺
「昔日芮国」
作为历史上存活时间最长的王朝,周朝历经32位国君,享国791年。而这791年为现代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所作出的贡献可以凝练为8个字,即「家国同构,封邦建国」。
家国同构指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封邦建国指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前朝遗民分封领地的「分封制」。要想记得这两个概念不是一件难事,但要想记得周王朝分封出去的所有诸侯国,确实真的够呛。
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
《吕氏春秋》所言虽说有些夸大,但也是事实。众多诸侯小国林立,但我们后人往往将它们遗弃在历史的视野之外,少有人对其进行过研究。
就像这个从商代晚期便已见诸于史籍并经历了西周和春秋早期的芮国,如果不是因为「梁家村芮国遗址」的发现,很有可能已经消失在时光的流逝里。
关于芮国历史,最重要的其实只有两件事。
第一是芮国虽小,但芮伯在周王朝威望极高。
芮伯即芮国统治者。《尚书周书》曾记载,在周武王时期,南方的巢伯来周王室朝贡,而芮伯则奉命作赞美诗。而这一任务,通常是交给地位显赫且德高望重的人来做。
第二是芮国母子罅隙,导致一场长达八年的政变。
芮伯万之母芮姜恶芮伯之多宠人也,故逐之,出居于魏。
历史上首个太后专权,或许就出自于这里。
太后芮姜因不满芮伯万沉迷女色将其逐出芮国,更立新君。这场政变甚至惊动了周王室,前后持续了八年之久,最后芮伯万终于在秦国强兵的支持下,从芮姜党手里夺回了自己的王位。
「钟鸣鼎食」
在西周,青铜礼器被用来维护和体现等级制度。天子“九鼎八簋”,卿大夫“七鼎六簋”,诸侯“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
在发掘「梁带村芮国古墓」的过程中,考古人员们从19号墓、26号墓、27号墓中分别挖出了三鼎四簋、五鼎四簋和七鼎六簋,再结合鼎中铭文所写““芮太子”、“芮公”、“仲姜”等线索,梁带村的这三座大墓被确认是芮国国君与两位夫人的异穴合葬墓。
七鼎六簋
除了青铜礼器,「梁带村芮国遗址」更是出土了大量青铜材质的生活化器物。比如27号芮恒公的椁室南部就陪葬了两千余件青铜车马器;还有成套的青铜编钟、鉦,錞于等青铜礼乐器,不难看出墓主人生前富足而奢华的生活。
青铜编钟
「金玉交辉」
粗略统计,在「梁带村芮国遗址」中,光是M19、M26以及M27这三座大墓出土的玉器就多达886件。其中,M26号墓主人芮姜夫人更是独占571件,占到总数的64.4%。
圭、戈、璧、琼、璜、环、課、牌、缠,多种多样的玉器涵盖了礼仪、丧葬、装饰等方方面面
同时,梁带村出土的玉器不仅数量多、它们的年代跨度也极大。最著名的“玉猪龙”发掘时被放置于棺床上,属于红山文化的产物,距今已有5000多年,而整个梁家村的芮国墓葬距今才不过2800年。
玉猪龙
在金器方面,「梁带村芮国遗址」与同等西周大墓相比数量最多,一共48件。金件鞘、金环、镶金玉韘……做工之精美,用料之实诚,十分罕见。
这样的精致奢侈,甚至连墓主人们的死亡也足够华美。
按照古代文献的记载,周代贵族在葬仪过程中,为了不使人们直接看见亲人的棺柩,需要以华丽的装饰物对棺柩进行遮蔽。
据现场人员回忆,当他们拨开椁室四壁的千年封土时,没有想到眼前会出现一排排由陶珠,玛瑙珠,石贝,海贝和青铜鱼组成的精美珠串。而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些珠串依然保持着下葬时的形态悬挂在四壁上。
饰棺
钟鸣鼎食,金玉交辉。虽然芮国仅仅是西周诸侯国里一个不那么出名的小国,其统治者的生活也穷尽极奢。而当我们开始进一步研究这些遗落在历史里的小国时,它更有利于今天从更客观、真实、立体的角度审视整个重要时代的全貌。
参考资料: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最新稳定辅助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744broad.com/25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