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银行”,为民服务更贴近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近日,辽宁锦州市凌河岸边,活跃着百余名党员干部组成的支农小分队,他们翻山越岭、走村串户,上门帮助群众办理创业贷款,发展生产。这支小分队便是从该市5家县级行社选派到25个贫困村、166个集体经济“空壳村”的金融助理们,被老百姓亲切称为强农富民的“背包银行”。(6月2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对于“背包银行”我们是陌生的,处于交通便利,城市配套设施完善中的我们,往往难以想象,在偏远地区,到银行办理一次业务是多么的不易。新时代要通过更精准的金融支持帮助群众摆脱贫困,需要这样的“背包银行”。这是新时代独特的风景线,也是永不打折的为民责任,是用实干诠释精神,用服务书写情怀。
“背包银行”里装满为民、惠民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勉励和鞭策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栉风沐雨、砥砺奋进。“背包银行”是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一环,为切实发挥“党建+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选派党性强、能力强、作风强的优秀党员信贷员到村担任金融助理,有利于引导更多的党员干部主动投身到推动脱贫攻坚的工作中去。
把服务送到田间地头。“背包银行”是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的一种新举措,主动走出柜台,走向田间地头。对于贫困群众而言,不管是通过学技术还是发展产业的方式摆脱贫困,都需要资金的支持,而“背包银行”就是现场帮助他们解决资金难题的积极行动,为群众提供金融政策、融资贷款、项目咨询及风险评估等金融服务,推动供需之间精准对接,及时地帮助疏通“梗阻”。
托起群众的致富梦想。“背包银行”以“输血式扶贫”的方式,激发贫困群众“造血式扶贫”的活力。金融助理还与各村第一书记、乡村联络员共同发力,利用地缘、人缘优势和社会关系网络,在农村广泛开展诚信教育宣传,积极落实信用乡镇、信用村优惠措施,使信用成了村里的“硬通货”。多方发力,帮助贫困群众用好、用活金融资金,提升经济收益,助力实现脱贫致富。
时代在变,为民的初心不变;方式改变,为民的责任不变。“背包银行”是一种新型的金融扶贫模式,也是一种更贴心的金融服务,党建引领,为民惠民,更好地托起群众的幸福梦。(唐燕闻)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最新稳定辅助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744broad.com/17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