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送两个艺伎腐蚀他,他不为所动,后赴死跳崖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是无法想象抗战时期革命者的艰苦境界,他们随时都处在危险当中,只要落在敌人手里,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经历惨无人道的酷刑折磨,然后被处决,每一个革命者都面临着一个决择,但是他们为了民族解放事业,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抗日救国革命。
杨思敬,1917年出生于云南芒市勐戛镇大新寨的一富裕人家,幼年就读于勐戛镇小学,后到龙陵乡乡村师范学校昆明市昆华农业高中求学。
1942年5月3日,日寇进犯畹町,滇西沦陷,在这国破家亡的危急关头,杨思敬回到家乡大新寨,说服母亲变卖田产购买枪支弹药,发动群众捐枪捐款,在三仙洞内召开本地立志抗日救国有识之士秘密会议,开展抗日游击斗争,并与在敌后开展游击队的龙潞抗日游击队副司令常绍群联络,遂正式成立“潞西青年抗日救亡团”,杨思敬被公选为团长。他带领游击队员活动在潞西东南部山区。1942年底,杨思敬在勐戛镇莲台山观音寺旁写下“还我河山”四个大字,表明了他仇恨日寇,捍卫领土之英雄气慨。
“潞西青年抗日救亡团”后来被收编为昆明行营龙潞游击支队第四大队,下辖4个中队,约400余人。杨思敬被任命为大队长。
杨思敬先后在勐板、八家寨、勐堆、木城坡、背阴山一带探察敌情,破坏公路交通,与敌人展开不懈斗争,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1943年5月,杨思敬率兵转战到平河一带山区,被叛徒出卖不幸被捕。被捕的前几天,日寇每天派来不同的人和他沟通,帮他洗脑,希望他和日军配合,遭到杨思敬严厉拒绝。于是日军给他准备了两个年轻貌美的日本艺伎来对他腐蚀,杨思敬不为所动,敌人看他对金钱美女都没有兴趣,恼羞成怒的敌人对他进行了严刑拷打,杨思敬始终守口如瓶,誓死不屈。
气急败坏的日军竟又想出了一个无耻下三滥的手段,他们强迫杨思敬穿上日军军装,然后每天押着他四处游荡,以此来消磨他的革命意志逼他投靠日军。又是一天,杨思敬依旧穿着日军军装,被日寇押着又到处游荡,当走到一个山坡上,杨思敬趁敌人不注意,纵身跳下悬崖,此时的杨思敬万念俱灰,一心求死,谁知他命不该绝,在半山腰中腿被藤条缠住,当他落地时,只是左腿骨折,并没有受到致命伤,杨思敬忍住巨痛,站起来想跑,可是敌人已经赶到山下,他们还是希望杨思敬和他们配合,投靠日军,杨思敬听完日军的话,沉默不语不肯归降,凶狠的日寇知道再怎么劝说也没有希望,于是乱枪将其杀害,杨思敬烈士英勇就义,年仅26岁。
杨思敬的坚定信仰及一个共产党员的大无畏精神令日本人大为震撼,他们称杨思敬是中国的勇士。
杨思敬烈士名垂青史,他誓死保家卫国的精神永远鼓舞着我们一代又一代。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最新稳定辅助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744broad.com/13923.html